新书速递
2025年6月第3期
READING
即使是最深刻的伤痛,也能在理解和爱中找到愈合的力量。
——《心洞》
展开剩余83%BOOK
《心洞》
作者:赵婧
出版社:清华大学出版社
出版时间:2024年11月
页数:342
定价:76.00元
索书号:I253/340
馆藏地:总馆 - 文学借阅处(三楼西)
《心洞》
赵婧的《心洞》是一部融合心理学专业性与文学叙事深度的半纪实作品。该书以华人心理治疗师“简”在美国旧金山的执业经历为主线,通过49个真实案例(以7周×7天的时间轴展开),深入探讨了亲密关系、原生家庭创伤、自我认同等现代人普遍面临的心理困境。书中不仅呈现了来访者的挣扎与成长,也记录了治疗师自身的职业反思与生命体悟,被读者称为“一部走进人心的心灵解剖图鉴”。
《心洞》以周为单位分章节,每周聚焦不同主题的案例:
第一周以个体心理问题切入,如少女蒂芙尼的创伤、少年艾伦的亲子矛盾,通过“沙盘解迷思”“戏剧时光机”等技术探索潜意识;
第二至四周转向亲密关系与家庭动态,如夫妻马克与米亚的“权利游戏”、程乐家庭的代际冲突,展现“边界重塑”“双人镜”等技术的干预过程;
第五至七周深化至群体与社会议题,如监狱群体的“情绪乐队”治疗、跨文化家庭的认同危机,最终以治疗师简的自我疗愈作结,点题“心洞”的愈合意义。
这些案例涵盖抑郁、成瘾、情感障碍等典型问题,贯穿“自渡与他渡”的疗愈主线。
本书将戏剧治疗、梦的解析等专业方法融入故事,用“图解式场景”让读者理解技术原理。
本书案例基于真实咨询经历改写,既保证专业性,又以小说笔法增强可读性。例如监狱治疗章节,通过“醒梦剧场”活动揭露囚徒的心理困境,兼具社会观察与人文关怀。
赵婧是心理学领域的跨界代表。她拥有美国加州整合学院咨询心理学硕士学位(戏剧治疗方向),现为行为科学博士候选人。作为加州执业婚姻家庭治疗师(LMFT)及注册戏剧治疗师(RDT),她擅长处理创伤、成瘾、亲密关系问题,并独创“角色导向整合疗法”——融合戏剧治疗、心理剧与家庭系统理论。她长期服务于多元文化群体(如移民家庭、监狱心理矫治),并致力于降低心理援助门槛,努力在这些领域进行学术实践。
BOOK
《一个人吃饭,也要好好吃》
作者:张佳玮
出版社:中华书局
出版时间:2025年1月
页数:295
定价:56.00元
索书号:I267/3536
馆藏地:总馆 - 文学借阅处(三楼西)
《一个人吃饭,也要好好吃》
全书以个人饮食体验为线索,分多个篇章呈现不同维度的“一人食”场景。开篇从乡土家常菜入手,如江南的腌笃鲜、北方的炖菜,借袅袅炊烟唤起对家庭温暖的记忆,强调食物承载的情感纽带。随后转向中外饮食文化对比,例如法式面包与中式烧饼的差异,剖析“距离产生美感”的文化碰撞,同时指出不同饮食传统背后共通的生活智慧。书中还专章探讨“小吃食里的大天地”,如一碗阳春面如何勾连历史典故,一块臭豆腐暗含的地域哲学,揭示平凡食物中蕴藏的文化厚度。最后聚焦都市独居者的饮食日常:写字楼快餐的生存哲学、深夜便利店的关东煮慰藉、出差途中挖掘小馆的乐趣等,赋予“一人食”以尊严与诗意。
作者擅长用通感手法营造沉浸体验,以文字调动感官,如描写炸鸡“脆生生、香嫩嫩”的声响与触感,令读者仿佛亲尝其味。
全书充满了日常性与哲思的交融:从炸鸡可乐到胡同烤串,普通食物常被赋予生活隐喻。例如借刘姥姥品炸鸡的情节,引申出“饥饱相映”的生命体悟,呼应苏轼“晚食以当肉”的智慧。
由于作者有长期旅居海外的经历,因此书中的跨文化视野显得轻巧自然。书中将欧洲古典乐家比作不同菜系——巴赫如德式猪肘般厚重规整,莫扎特似法式甜点轻盈灵动,以美食为媒介消解了文化隔阂。
本书上市即引发热议,两场北京分享会均座无虚席,有“铁粉”专程从呼和浩特、无锡赴会。媒体评价其“让‘生活’二字因一顿饭而具象化”。书中“独食不是妥协,而是对生活最温柔的宣战”等金句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,推动“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”话题阅读量超千万,成为都市青年践行“生活自救”的精神符号。
作者张佳玮生于1983年,江苏无锡人,毕业于东华大学,被称为“跨界才子”。他早期以小说《朝丝暮雪》《加州女郎》成名,被《南方都市报》评为“80后实力派五虎将”;后转型篮球评论员,著有《瞧,科比这个人》等体育传记,虎扑网友称其“张公子”。2012年旅法后,他深耕美食散文领域,《无非求碗热汤喝》《尝一口人间烟火》等前作已积累300万册销量。其文字兼具古典笔调与现代洞察,被评“在食物的细味里融合温暖情趣”。
READING
发布于:北京市华亿配资-公司配资炒股-配资平台安全查询官网-配资中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